2025年7月1日,福建省教育科学2023年度规划课题《校园体育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会在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六楼会议室成功召开。这场以“校园体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深度融合”为核心议题的会议,邀请了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松林、福建省体育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林月萍老师以及体育高级教师曾莉玲老师,与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体教融合背景下的育人新课题。三位专家在教育领域均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他们的到来为课题结题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宝贵的建议。
会议由课题主持人福建省体育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刘旭光主持。刘旭光在开场致辞中,对出席会议的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课题旨在深入探究校园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课题核心成员闽江学院附属中学江如老师全面且深入地介绍了课题的背景、意义、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论等方面。课题组聚焦于校园体育活动这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究其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拓展了学校教育研究的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研究中,设计系统性的校园体育活动计划,运用专业心理测评量表进行前后测对比,通过各层面的梳理分析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论证。同时,将行动研究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动态优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校园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策略,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的体育课程设计、多样化体育竞赛活动组织方式、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路径等,为学校在实践层面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家听取了《校园体育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组汇报,三位专家从不同维度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点评,形成了鉴定报告。专家指出该课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中学生心理健康痛点,研究成果对缓解学生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课题研究设计完备,假设构建与研究问题联系紧密,实验设计科学严谨,实验组与对照组规范,所采用的测评工具信效度良好。结论总结可信,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与推广前景,全面且具备推广价值。专家建议在结论部分,进一步围绕量表数据展开深度讨论,着重阐述体育活动对关键心理因子的影响机制,明确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具体着力点。
在专家点评环节结束后,主持人刘旭光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他表示,自课题立项以来,团队成员严格按照研究计划推进各项工作,团队始终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创新精神,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路,以适应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刘旭光也对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如研究样本的覆盖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大、部分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还需更加深入等。
本次结题报告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校园体育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未来,课题团队将认真吸纳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