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匠心·课题研究︱《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外币上的“中国建造”与学科融合的课外实践活动》课题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2025-07-12

2025年7月8日,闽江学院附属中学申报的2025年福州市综合实践(研学实践)及劳动教育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外币上的“中国建造”与学科融合的课外实践活动》开题报告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福州教育学院附中教务处主任林昱和福州金山中学陈慧老师两位专家莅临指导,课题组全体成员及部分教师代表参会。


课题聚焦讲好“中国故事”,探索跨学科育人新路径。课题负责人教务处赵晖主任从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该课题以外币上的“中国建造”为切入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展现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成就,抓住“思政育人” 与 “实践育人”两点,助力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该课题研究目标明确,创新性强,体现在了三个方面:一、思政育人,通过真实工程案例让学生在探究中增强国家认同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二、学科融合,打破思政、物理、英语等学科壁垒,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跨学科能力。三、实践创新,开发可推广的课程案例,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新范例。

专家指导组高度肯定,寄予厚望。与会专家对课题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给予高度评价。林昱老师指出:“该课题将‘中国建造’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以小见大,是课程思政的生动实践。”陈慧老师建议:“可结合数字化手段,增强互动性,让学习更直观。



开题会明确强调本课题立足综合实践,培育时代新人。该课题是学校推进“大思政”教育的重要探索,希望课题组以“做中学”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家发展成就,激发使命担当。参与组员将全力支持课题研究,期待形成可推广的成果,为中学思政教育与学科融合提供新思路。

下一步,课题组将按计划推进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预计2026年形成系列成果。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创新课题助力学生成长,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撰稿:王旭

审核:教科室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